新聞聯絡資訊:
聯絡人:魏于翔 專案經理
email:d32343@tier.org.tw
電話:02-25865000-531

研究團隊資訊:

執行機構:國立臺灣大學、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數位健康與醫療生態系創新營運模式研究中心之設立與維運計畫–資源整合、平台建置、模型優化、新創業態 子計畫四:精準醫療產業價值鏈及營運模式研究計畫

內容介紹:

本計畫深入了解精準醫療發展的國際趨勢與價值鏈之形成,研究內容包括(1) 國家發展策略:美國、英國、中國、澳洲、台灣;(2) 精準醫療相關廠商:慧康生活科技、慧智基因、行動基因、23andMe、Myriad、GlaxoSmithKline、Eli Lilly、Merck、Illumina、Oxford Nanopore、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Saphetor SA、Onduo、Nuclea Biotechnologies LLC、Ascensia Diabetes Care等。探討台灣生技醫療廠商如何透過併購和聯盟方式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台灣生技醫療與資通訊軟、硬體業者應如何進行跨業合作來提供整合加值服務,及升級現有醫療產業,以技術、服務、資金的整合帶動精準醫療之發展。

  • 精準醫療產業環境
    精準醫療並非限於以藥物治療與疾病檢測所構築而出的產業,其包括四大階段,分別為疾病檢測、診斷、治療到後續的追蹤,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儀器設備進行相關的檢驗,而檢驗數據的數位化,將大量個案的數據進行分析,可提高檢驗與診斷的精確率,更作為新藥、新醫材、或新醫療技術的開發依據,解決部分在治療上的困境,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研發及技術委託服務(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產業,或是為了後續追蹤的便利,穿戴式行動裝置開發產業的發展也將會開拓另一條路徑。
精準醫療趨勢下,探究我國產業發展方向

圖一 精準醫療技術關聯示意圖:精準醫療並非限於以藥物治療與疾病檢測所構築而出的產業,其包括四大階段,分別為疾病檢測、診斷、治療到後續的追蹤。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

  • 個人化醫療/照護營運模式
    隨著精準醫療、遠距醫療等相關技術的發展,醫療照護模式也得以更進一步發展出新的模式,而隨之產生的醫療數據,也讓保險產業得以估算保戶的健康風險,進而發展相關商品。照護服務的異業結合,使得產業發展更具多樣性,透過平台系統的建立,得以縮短照護業者和消費者間的隔閡;串聯各項服務之數據資料,在大數據的發展趨勢下,也深具價值;而保險產業也可從維持保戶的健康,減少理賠費用的角度,與其他照護相關產業合作,提供保戶健康的選項。
精準醫療趨勢下,探究我國產業發展方向

圖二 個人化醫療/照護營運模式示意圖:照護服務的異業結合,使得產業發展更具多樣性。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

  • 未來挑戰與策略
    精準醫療的概念架構下,對過去的醫護模式帶來質變。在診斷方面,透過基因或蛋白層次等的表現,重新定義疾病;在治療方面,標靶藥物或伴隨式診斷,改變過去一線、二線用藥概念;在照護方面,在物聯網的發展上,醫病關係可以更加緊密且即時。精準醫療的應用做為現今的發展趨勢,其應用不斷加深加廣,亦都將對產業發展模式帶來影響;如何掌握未來發展趨勢藍圖,是我國政府及企業搶占新興商業模式灘頭堡的重點。
    綜整各國精準醫療產業政策與發展,由政府支持所建立的病患基因資料庫外,藉由與私人企業的合作,將不同的資料庫進行聯結並強化資料的應用,以加速產業發展。我國雖有資料庫的建立,但缺乏實際的產業應用,未來應以產業利用的角度來經營資料庫,以提升資料庫的價值並加速產業的發展。在產業應用方面,可朝向以亞洲病患為中心的方向,並推出全新的相關醫療指引,才能在全球精準醫療上取得領先地位,例如我國在婦女癌症有深厚的臨床經驗及研究能量,搭配免疫治療或結合台灣光電實力發展檢測器材,可成為我國具特色的精準醫療產業發展領域,亦可帶來新的機會與發展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