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學月刊執行總監兼副總編輯 趙軒翎

5、6年前在演講中談起科學新聞,我會讓聽眾試圖到幾個新聞網站找找,最近的科學新聞是什麼?又是放在什麼樣的分類底下?如果有標示點閱率的話,還可以看看這則科學新聞受到多少青睞?

最容易被歸類為科學新聞的多是各個學研單位的研究發表,舉兩個當時的例子:〈中研院發現小腦症關鍵因子〉的新聞被Yahoo新聞歸類在「健康」,如圖一;而另外一則〈5D顯微術 捕捉細胞分裂瞬間〉的新聞,則被歸類在「生活」,如圖二[1]。我們認知的科學新聞,並不是放在一個「科學」的分類當中,而是四散在健康、生活、文教、科技等等類別中,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只有很少數的新聞網站有「科學」這個分類。新聞網站的分類,也反映了現在新聞業中沒有專門跑「科學線」記者,科學相關的新聞就可能會散落在不同路線的記者手上。

 

圖一:Yahoo新聞轉載中華日報的新聞〈中研院發現小腦症關鍵因子〉截圖。

 

圖二:Yahoo新聞轉載中時電子報的新聞〈5D顯微術 捕捉細胞分裂瞬間〉截圖。

 

有時我到科學研究發表的記者會現場,總會在記者會剛剛結束時,就陸續在各家新聞媒體網站上看到即時新聞露出。在感嘆記者前輩們的高效率之時,也大致觀察出了這些即時新聞的產製方式:直接刪修新聞稿電子檔,搭配上一張現場照片,便立即上稿發布。這個方法可以面對大多數的狀況,即便是拿到十分晦澀難懂的新聞稿,經過簡易的編修也能快速擷取重點上稿。有時候加上現場幾句重要的引言,便成為一篇最常見的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要與政治、社會要聞搶目光有些難度,常不會是受到矚目的焦點,也很容易被讀者忽視,要有好的點擊率則相當依靠標題的關鍵字。為了讓讀者能夠點擊新聞,編輯會放出一些「餌」來吸引讀者。其中,包括形容科學家外貌的「美女科學家」、釋放出讓人恐懼訊息的「恐致癌」、過度解讀科學研究結果,當然不免俗的也有很多問句標題等。舉個例子,2015年有個地質研究團隊發表臺灣造山運動機制的研究成果[2],結果多數媒體只將目光放在主要研究的博士生,是個年輕貌美、有明星臉的正妹。這個新聞當時確實吸引了許多媒體報導,但對團隊來說可能有些意外,人物「嬌」點比研究焦點更受矚目。

科學新聞,只是科學媒體的事?

前面提了這些觀察,並不是要怪罪新聞媒體,或是線上的記者和編輯。在如此高壓、追求即時的產業中,單方面要求對該領域不熟悉的記者要完全了解科學家的研究,還能快速產出親民、易懂又正確的報導,對電視台來說還需要搭配畫面,對編輯而言則要下準確又吸引人的標題,這些無疑是相當大的挑戰。

有些人會說:做好科學新聞的報導,不就是你們這些科學媒體的責任嗎?主流媒體要顧的東西太多了,科學只是其中一件。

如果今天是發表單純基礎研究的新聞,那麼我想科學媒體責無旁貸,有這個責任好好了解並說好這些故事。這也不只是作為科學家的傳聲筒,而是作為科學家與一般民眾之間溝通的橋樑。然而,若事件牽扯到其他議題例如健康醫療、社會政治等,其中如何適切傳遞相關科學資訊,以及區別出真偽科學,就不單單是科學媒體的守備範圍,更需要主流媒體投入。以今年面對新的傳染病COVID-19疫情相關的報導來說,因為世界疫情變化快速、新型傳染病又才剛開始投入研究,充滿許多未知數與不確定性,這時民眾又急著想知道各種新的資訊,使得許多主流媒體開始增加許多新研究成果的即時報導。

科學研究大多需要透過長時間、反覆驗證,才能獲得共識,即便是研究完成後投稿論文都需要謹慎地經過同儕審查、修改和編輯才能正式刊出。但疫情當前,全球共同面對這個新的敵人,為了能夠盡快知己知彼,各期刊紛紛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能搶先提前線上全文公開,或以「預印(preprint)」的方式發布。也有許多單位、團隊在此時紛紛舉辦各種記者會,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夠立即讓人們知道。然而,也因此出現了一些亂象。

例如在今(2020)年,就有幾波新冠病毒是否能透過「空氣傳播」的論戰,包括最初2月初中國發布的消息宣稱新冠病毒除了常見的飛沫、接觸傳染外,也有空氣傳染的風險,也就是這個病毒能在空氣中懸浮、飄移的時間和距離更長[3]。然而,同時也立刻出現反駁聲浪,表示現階段相關證據不足以證實新冠病毒有透過空氣傳播的風險。後來還有幾波分別因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幾度宣布新冠病毒在特殊條件下可空氣傳播[4],卻又在面對輿論後改口[5],所引發的討論。由此可以發現科學(當然也不只科學)真的無法在第一時間就給予一個絕對正確的答案,但常常發現經過報導之後,研究的可能性就成了某種科學家給的「正確解答」。

因此在科學新聞報導中,要如何將科學「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呈現出來,就很考驗處理報導的人對於科學研究產製過程的了解。如何讓新聞不僅是忠實呈現資訊,也能適時帶入一些不同面向、觀點的討論,在在考驗著記者的人脈與經驗。

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科學月刊》為了因應時事,也在4月時出版「冠狀病毒的迫降」這個封面專輯。但在籌備的過程中,我們內部經歷了幾次的討論,考量當時真正出版的科學研究其實不多,也還沒有定論,我們當時選擇以歷史中面對的冠狀病毒威脅來作為主軸,藉由回顧過去我們對於冠狀病毒的了解,來試圖幫讀者拼湊目前科學家是以哪些基礎為底,去研究和認識這隻新的病毒,以及研發相關的藥物和疫苗。後續陸續再以《科技報導》這本以科學研究者為目標讀者的雜誌,追蹤與討論疫情當下相關的研究議題,希望能拋磚引玉帶出專業的討論。當然這也是由於我們本身雜誌的特性,並非適用於全部的媒體。

所以,科學新聞該如何是好?

走在科學傳播這條路的這幾年,越走才會覺得自己越渺小,在這個快速變動的網路資訊時代,更需要夥伴來共同努力。這次會報名參加今(2020)年10月21日由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下稱SMC)主辦的「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論壇,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想從前輩、夥伴的經驗中偷一點養份,也從不同的切入點找尋新的可能性。在一個難得能夠匯集共同關心科學新聞的科學家、媒體、記者、學生和民眾等的場合,一起探討臺灣的科學新聞、科學傳播應當何去何從。SMC已完成了這次論壇的報導文章,非常推薦沒有辦法實際蒞臨現場的讀者點入連結去閱讀。(延伸閱讀推薦:科學新聞,這件無與倫比的小事?2020台灣民眾科學媒體素養與科學新聞感知論壇活動紀實

在論壇最後一個場次,由四位資深新聞前輩所共同參與的「記者的第一現場——科學新聞的複雜處境」綜合討論中,花了許多時間在討論記者是否應該讓受訪科學家、專家過目。四位新聞人的看法不盡相同,有人認為可以透過讓專家確認而發現錯誤,有些人認為受限於報導產製時間,不太可能讓專家一一過稿。因為本身在科學媒體工作,之前也曾有在新聞研究所攻讀碩士班的經驗,雙方的論點我大致都能理解。目前在《科學月刊》的編輯流程中,給專家過目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希望採訪內容、編修的文章都能符合原意與科學的精神。然而,科學雜誌的產製流程與一般新聞媒體在時間感上有很大的差異,若能像與談人商業周刊主筆暨科技組召集人蔡靚萱所建議,讓媒體內部有相關專家可以協助專業資訊的審訂,或許可以減少明顯錯誤增加的機會。

除了上述討論的專家審訂報導內容的議題之外,就我自己而言,我期待科學新聞能建立在更友善的互動下,慢慢有些調整:

(一)科學新聞提供原始論文出處

新聞常會出現單一研究的報導,但是幾乎都沒有附上原始論文的連結,真正有興趣的讀者僅能透過文中關鍵字去搜尋,有時可能也有難以搜尋的困擾。如果能在文中關鍵字,如提到本篇研究刊登在哪個學術期刊之期,同時放上該篇論文的超連結,就能更快速連結到原始論文的網頁,並能取得進一步的資訊。

(二)學研單位提供更易理解的新聞稿

要讓科學新聞更好也不該全是新聞媒體的責任,當科學家有新研究要與大眾分享,更需要思考的是應該用什麼方式讓資訊能夠更容易被理解。科學家本身或許不一定有這樣的能力,但是透過學研單位公關、秘書等常與記者媒體接觸的人,來適度改寫、轉譯成較平易近人的新聞稿與簡報,有助於讓訊息能更有效、更正確地被傳播出去。

(三)科學家、媒體與民眾三方溝通

觀察這次的科學新聞論壇參與者,除了真正參與科學傳播、新聞工作者與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外,其他科學背景的學生、工作者仍佔多數。我們常會要求科學家講人話,但同樣的我也希望閱聽者能夠參與進來,不僅透過各種管道適時表達對科學新聞的疑問,也同時能夠聽聽科學家的聲音,知道科學的局限與不確定性,並了解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的限制。在新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媒體早已不只是單向傳遞資訊,而是更快速即時的雙向傳播和溝通。如果有相關論壇或活動可以持續舉辦,讓科學家、媒體與民眾有更多的溝通機會,互相了解彼此的觀點與立場,就能在對話中尋找進一步的可能。

在科學傳播與科學新聞的這條路上,我自己仍有許多有待探索與學習之處,僅提供一些觀察與想法,希望能與大家交流與切磋。

註釋及參考資料:

[1] 胡清暉(2014)。〈5D顯微術 捕捉細胞分裂瞬間〉。中時新聞網。2020/11/20檢索。

[2] 編註:台大地質系網站發布的研究成果為〈「沒有地震」的地震學研究  揭開台灣造山運動的謎團〉。蕃薯藤新聞轉載中央社報導〈明星臉瑤瑤正妹 揭台灣造山運動謎團),原始新聞請參考此連結

[3] BBC News中文(2020)。〈武漢肺炎:中國確認新冠病毒經空氣通過氣溶膠傳染〉,2020/11/20檢索。

[4] 黃翊晴(2020)。〈全球239學者聯合讓WHO改口!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可「空氣傳播」〉。新頭殼。2020/11/20檢索。

[5] 王芊凌(2020)〈美國CDC更新防疫指引 特殊條件下新冠病毒可「空氣傳播」〉。Heho健康。2020/11/20檢索。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