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臺大金融科技區塊鏈召集人 廖世偉

議題背景:

日前(2018年11月)我國法務部為了避免虛擬貨幣成為洗錢防制漏洞,建議行政院納管相關單位,同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也要求銀行公會與平台業者,在鬆綁虛擬貨幣的現金交易方式前,必須共同研擬自律規範,讓民眾既可以到超商限額購買數位貨幣,建立更多元的交易方式,也能有效防制詐騙或洗錢手法。究竟比特幣的價值與好處在哪裡?虛擬貨幣的發展又會對社會產生什麼影響呢?新興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到廖世偉老師,來深入淺出地解釋相關知識脈絡。全文如下:

在現今行動支付以及數位貨幣盛行的時代,人們將金錢交付給支付公司換取數位貨幣,接著再利用此貨幣與店家換取商品與服務,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省下了攜帶大量實體貨幣的麻煩,同時也可以加快交易的速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然而,種種好處的背後卻也帶來了許多隱藏的危機,我們擁有的數位貨幣其實就是在支付公司裡資料庫裡存放的資料,對於支付公司內如何保存資料以及支付的演算法,我們其實一無所知,在公司內部若是有管理員惡意竄改資料,或是在外部遭受駭客攻擊造成資料遺失時,最終都將對我們造成財產上的損失,使得我們無法對此支付方式取得絕對的信任。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在2008年下旬中本聰(Satoshi Makamoto)發明了比特幣(Bitcoin),基於區塊鏈(Blockchain)的特性,徹底解決了以上由大公司保管資料所帶來的痛點。以下是比特幣的簡介:

比特幣(Bitcoin)源起自中本聰於2008年10月所著,未曾發表於任何學術期刊卻影響深遠的一篇論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此論文提出了一種純然點對點(peer-to-peer)的電子現金交易系統,雙方線上交易支付程序可避免第三方金融機構介入。比特幣系統底層架構採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區塊鏈的核心特質即為去中心化與不可竄改性,所有區塊鏈成員的交易紀錄都將被儲存於眾多節點內,一旦歷史交易紀錄遭竄改時,區塊鏈所採用的共識決機制可更正此一錯誤。此論文公布後不久,比特幣網路亦於2009年1月上線運作。自此之後,一種去中心化、無須依賴任何第三方,且交易紀錄不可竄改的革命性電子現金交易系統於是產生。

當使用者擁有比特幣時,他在區塊鏈中保存的資料是絕對不會被竄改的,也就是說它無須去擔心是否會有意外,使得比特幣的數量被竄改。另外一個好處是,交易比特幣不像一般我們在創立行動支付帳戶時,被要求綁定個人身份以及信用卡帳戶,只需要使用比特幣地址以及特定產生的密碼即可,確保了交易人的身份以及交易紀錄不會被發現,賦予使用者使用此貨幣所帶來的絕對匿名性。

基於以上比特幣所帶來的好處,比特幣越來越被世人所接受,許多商店願意接受比特幣,同時犯罪集團也因其去中心化,且無須第三方介入、不易追查的特性,要求受害者支付比特幣。以去年肆虐全球電腦的WannaCry勒索軟體(ransomware)為例,它加密受害者電腦檔案後,要求受害者支付價值600美金的比特幣至WannaCry所擁有的地址(如圖一),而WannaCry所提供的贖款地址內的贖款被發現於2017年8月3日被領走當時價值約$140,000的比特幣(以現今匯率比較相當於280億台幣)。經歷此事件之後,我們開始擔憂比特幣等區塊鏈數位貨幣是否將成為新一代洗錢的管道。

比特幣追蹤算法與洗錢防制措施

被WannaCry入侵電腦之後,他會加密電腦中所有的檔案,並在桌面跳出此視窗,要求受害者支付相當於600美元的比特幣至以下帳戶。圖/廖世偉提供

我國政府現在亦擔心比特幣交易成為反洗錢漏洞,正積極整合相關單位研商,全面盤點法規,研議是否將比特幣交易平台納入洗錢防制法規範。相關的法規完善之前,我們必須事先具備自主的比特幣分析技術,其實國外已有公司提供相關分析技術(例如Elliptic與Chainalysis),但我國必須具備自主比特幣分析系統的原因在於保護國人隱私。試想屆時我國如有分析需求,而將部分可疑比特幣資料提供上述外國公司進行分析,無疑是暴露我國民眾的比特幣交易相關資訊。因此我國此方面雖然起步較慢,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建議依然抱持建立自主分析系統的信念,逐步開展工作。

目前相關的研究計畫稱之為「比特幣追蹤算法與洗錢防制措施」,首先我們將比特幣中的交易紀錄搜集起來,接著藉由這些洗錢的常見手法以及特性,來尋找某些帳戶的異常行為,將可疑帳戶找出,追蹤他們的交易紀錄,透過曾經與實名化之帳戶(使用者公開之比特幣地址)交易的資料,或許能夠從外部線索(使用者與匿名身份之聯絡紀錄)中找出惡意帳戶的真實身份,將其逮捕歸案。

在未來若此技術成熟,我們便能夠享受比特幣所帶來的安全性以及匿名性,同時無須害怕非法之徒利用比特幣作歹,至此,便能更相信數位貨幣,讓它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