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興科技媒體中心助理研究員 徐健銘

食安症候群」已成為新的精神恐慌症,主要因為媒體為了增加新聞的可看性,經常選擇性地放大某成分的害處,忽略正常飲食中的攝食劑量;或過度渲染未知風險,卻未反面平衡報導,這些無一不加深消費者對食品的疑慮。

《人造恐慌》推薦序 許輔教授/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執行長

在上期電子報中引用的兩篇論文,指出基改食品(後簡稱GMO)進到臺灣的前十年,在新聞報導的框架上是以推崇科學居多,但大部份人仍然不熟悉相關訊息。直到塑化劑事件(2011年)爆發後,大眾和媒體才開始更加關注食品安全相關訊息,其中也包含有關基因改造食品的問題。然而,基因改造食品在臺灣一直有惡名,被網路媒體譏為恐懼行銷[1]。本文接著續前篇,試著從既有研究提供一些想法。

儘管從1996年到如今2019年,基因改造食品已經在全球及臺灣被食用超過20年,而且種植面積不斷擴張,但大多數人對於基因改造技術不僅存有疑慮,甚至是不太清楚。根據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於2007年7月對200名消費者進行調查[2],儘管已經開放基改食品進口達近十年,但調查中仍然顯示,有將近兩成消費者並不知道基改產品已在市面上流通。此外,消費者對於基因改造產品也抱有相當大的疑慮,有兩成的人覺得基改產品不安全,但68%左右的人實際上仍無法做出確切的判斷(如表一)。在一般人認為不應該被基因改造的對象上,例如人類(61%)、食用動物(42%)和食用植物(34.5%)都明顯抱以否定態度(如表二)。

表一 您認為「基因改造科技」是安全的嗎?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資料來源:孫智麗、許嘉伊、劉翠玲(2007)

表二 您不能接受「基因改造科技」應用於以下哪些領域的研發(複選)?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資料來源:孫智麗 et al. (2007)

表三 您是否知道目前臺灣市面上已有GMO產品?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資料來源:孫智麗 et al.(2007)

儘管2018年的調查顯示近97%的大眾都至少聽過基因改造食品,但一如表三可見有82.1%的人根本不曉得臺灣並未核准任何基改作物種植[3]。2016年,臺灣經濟研究院的調查仍然顯示,大眾所不能接受的「基因改造科技」研發領域,主要仍是人類(67.1%)、食用動物(54.4%)、食用植物(36.8%)[4]。2018年的調查儘管把「人類」這個選項改為「人類(醫療用途)」,但不能接受的比例仍有38.1%,食用動物仍達56.5%,食用植物則為45.3%。這些結果顯示在十年之後,大眾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想像似乎仍然沒有太多的改變,也可以說甚至是更加地不接受基因改造過的食用動植物。

此外,人們取得基因改造科技,或者是食品相關訊息的來源也沒有太大的改變(詳見表四)。臺灣經濟研究院2007年的調查,顯示消費者主要取得GMO資訊來源仍然是傳統的電視、廣播、雜誌、書籍等。根據臺灣傳播調查資料庫所呈現,民眾獲取食品安全相關資訊之來源,電視、網路、報紙仍然是人們仰賴的前三名。而當今數位匯流的情況下,許多網路資訊的來源也仍然是電視與報紙(如圖一)。

表四 您曾經從哪些管道得知GMO相關訊息(複選)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資料來源:孫智麗 et al.(2007)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圖一 民眾獲得食品安全相關資訊來源

資料來源:張卿卿、陶振超(2017)[5]

也就是說,研究者發現雖然新聞媒體的報導框架傾向推崇科學,且大多數人不熟悉此議題;而根據臺灣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卻顯示,大眾得知相關訊息的管道,仍是以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或書籍等媒體居多,而來自學校教育的訊息,甚至還少於網路或Email。那麼明明在基因改造上推崇科學的媒體,作為多數人認識基改議題的管道,最終卻導致基改議題的恐懼行銷。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怎麼了?

2005-2016年政府和專家還是主要的發聲者

臺大生傳系郭銘傑的碩士論文[6],接續前篇謝君蔚和徐美苓等人的研究[7],討論2005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在「主流新聞媒體」和「獨立新聞媒體」上的報導內容[8]。他發現基改食品新聞平常少有露出,一旦露出,就是有事件爆發,然後媒體就圍繞著權威的資訊來源要求回應。而在他的研究時間段上,也發現基改食品新聞數量在2013年到2015年間激增,主要是受到兩個基因改造食品議題的影響:

  1. 基改食品需全面標示
  2. 基改食品退出校園午餐

郭銘傑的論文將媒體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主流新聞媒體,也就是傳統的四大報,研究中篩選出的篇數分別是《自由時報》258篇、《蘋果日報》82篇、《聯合報》306篇、《中國時報》251篇,總共897篇。二是不同於主流媒體,只採用網路發布訊息的獨立新聞媒體。其最終涵蓋的篇數是《風傳媒》38篇、《關鍵評論網》51篇、《新頭殼》44篇、《民報》59篇、《上下游新聞市集》142篇、《泛科學》23篇,總共357篇。

而郭銘傑的論文透過語料分析的方式,討論媒體上主要報導了誰,又是誰在媒體上發出聲音。這讓我們看見媒體對於各個行動者關心程度,以及隨之而來,媒體更注重哪些人的聲音?

主流新聞與獨立媒體報導

從主流新聞中各關係人被提及次數來看(詳見表五),政府部門和消費者被提及的次數最多,其次則是業者、專業人士和農民,最少被提及的對象則是非政府組織(NGO)。但如果從發言的數量上來看,消費者和農民往往只是常被提及,但最常發言的乃是政府部門和專業人士,而且與他們發言連結的較高次數的詞語是「表示」、「指出」。也就是說,在媒體上,政府和專業人士提供的是較為權威的意見。這也反映出媒體上希望呈現權威資訊來源的一面。而最「被」沉默的則是農民,一共被提到314次,真的找他們說話卻只有7次[9]。

獨立媒體報導與主流新聞媒體報導在關注上也有類似的情形(如表六),除了農民和NGO之外,其它行動被提及的次數皆差不多。主要的發言者也依然是政府和專業人士,而農民與消費者依然是幾乎無聲的一群。與主流媒體相同的是,NGO幾乎是最不常被提及的,發言次數也較少。

表五 主流新聞媒體的各行動者被提及次數與發言次數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資料來源:郭銘傑(2018)

從報導中出現的詞語來看,無論是主流媒體或獨立媒體報導,在政府面出現的主要詞語有「食藥署」、「市長」、「候選人」、「學校」等,除食藥署作為政府管理單位外,其它的名詞皆與2014年發起的「校園午餐搞非基」活動有關。但另外一面,消費者儘管也是被大量提及的對象,但媒體對他們的聲音則較少呈現。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業者身上,也許是因為臺灣大眾對基因改造科技仍具比較負面的態度,業者也往往不願意直接跳上火線。從郭銘傑的論文中,可以分類到業者的詞語中,特別突出的當然有「孟山都」、「拜耳」這樣全球性的農化企業/種子商,但也有相當反對基因改造科技的「義美」、「高志明」等。

過去有些人覺得許多迷思來自各種NGO。但是從媒體選擇報導的次數上來看,無論是主流或是獨立媒體的報導對象,基本上都是優先尋求政府和專業人士。在不論大眾如何選擇性挑選資訊的情況下,以及政府基本上是在回應其政策和管理措施上,究竟媒體上所呈現出的專業人士和科學資訊為何,則更加有可能影響到大眾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看法。

表六 獨立新聞媒體的各行動者被提及次數與發言次數

基改食品在新聞上的交鋒:2005-2016年

資料來源:郭銘傑(2018)

不同科學家觀點間的對決

從謝君蔚、徐美苓(2011)和陳映均、李松濤(2017)[10],乃至郭銘傑 (2018)對於基因改造食品新聞報導的框架和語料分析,共同的作法都是將專業人士分成專門在生物科技的專家,以及廣義上的專家。對於一般人而言,專家的定義是較為廣泛的,如毒物科醫師,而且兩種專家都會找論文、寫論文、發論文。例如郭銘傑就把專業人士的背景分成來自「學術領域」和「科學領域」的兩種專業人士。

學術領域:泛指大專院校、學術機構之專業人士

科學領域:泛指農業生物科技之專業人士

在主流新聞中,學術領域發言主要是以「反基改」為主,質疑其對人體健康的風險,以及政策管制上的缺失。學術領域最常被引用的發言者,乃是臺灣大學農藝系郭華仁教授。科學領域的論述則對基改食品多採「正向」立場,理由像是解決糧食危機、營養不良,以及最根本的:目前並無證據指出基改食品對人體有害。科學領域主要的發言代表是中央研究院余淑美院士。當兩方交鋒,學術領域提出質疑的反對論述時,科學領域的論述則「偏好使用『尚未證實』、『無明確定論』、『風險』等較為保守的字眼……」(郭銘傑,2018)。

郭銘傑的論文中特別指出,在主流新聞媒體報導中「食安」和「基改食品」二詞經常被負面連結在一起,例如:

「面對基改黃豆與豆醬製品的食安疑慮,愈來愈多小型豆漿專賣店興起(聯合報,2014.09.29)」

「食安連環爆,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新竹分社發起『新竹縣市校園午餐行動』(自由時報,2014.10.19)」

在獨立新聞媒體上,學術領域的發言同樣是以「反基改」為主,除了批判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也批判其作為糧食問題解方的想法,並且同樣是以郭華仁教授為代表。而在科學領域面向,基改的正反論述較多並陳,同時說明及引述基改食品的益處與危機。

但是從部份獨立媒體引用的論文中,也包含前幾期電子報中高度爭議的吉爾烈–艾希.席哈理倪(Gilles-Eric Séralini)之研究(該篇報導也把他本人的名字拼錯),可以看見撰寫報導者試圖掌握各方面證據,卻不一定有足夠的能力或篇幅來呈現研究設計有問題與否。正反觀點並陳的結果不見得是真理越辯越明,反倒是資訊越加超載。McPhetres等人(2019)[11]透過調查和為期5周的課程實驗,顯示人們對於基改食品的知識的多寡,能夠預測到他們對基改食品的態度;結果為倘若提升人們知識,則有助於降低他們的風險疑慮。然而,當大眾主要的知識來源是媒體,卻又不一定有足夠的能力判斷媒體所呈現的資訊正確與否,那麼選擇規避風險,或許比擁抱未知會是更加理性的選擇。

對於科學家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回頭思考在英國科學媒體中心(SMC)成立前,科學家在面臨狂牛症風險時,被臨時推上火線,變成砲灰,與大眾對政府的信任一同化為塵埃落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也在臺灣推動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MCTW)的發展,鼓勵科學家將其對社會非常重要的研究轉化成資訊,並試圖讓新聞中的資訊更加以證據為基礎,直到下一場論述風暴降臨前,為社會中能有更好的討論環境做出準備。

註釋:

[1] 林玉婷、劉宜叡(2018)。《基改恐懼症候群竄全球! 專家:科學不如恐懼有賣點!》。2019/09/30檢閱。
[2] 孫智麗、許嘉伊、劉翠玲(2007)。〈我國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品認知程度與接受度之調查分析〉。《農業生技產業季刊》(11),頁 80-85。
[3] 臺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2018)。《107年度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認知與態度調查統計(初稿)》。2019/09/20檢閱。
[4] 臺灣經濟研究院(2018)。〈我國消費者對於基改食品之接受度調查結果揭曉〉。《中央社》。2019/09/30檢閱。
[5] 張卿卿、陶振超(2017)。《風險與災害傳播》。(科技部委託調查計劃執行報告,MOST 103-2420-H-004-033-SS2)。臺北: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
[6] 郭銘傑(2018)。《臺灣新聞媒體中的基改食品》。臺北市: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7] 謝君蔚、徐美苓(2011)。〈媒體再現科技發展與風險的框架與演變:以基因改造食品新聞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0):143-179。
[8] 由於獨立新聞媒體成立的時間差異極大,因此實際上並非從2005年開始,而是從其成立時間到2016年12月31日止。
[9] 同前引註3。
[10] 陳映均、李松濤(2017)。〈社會性科學議題新聞的框架分析-以基因改造新聞為例〉。《科學教育學刊》25(S),頁 439-462。
[11] McPhetres, J., Rutjens, B. T., Weinstein, N., and Brisson, J. A. (2019). “Modifying attitudes about modified foods: increased knowledge leads to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64: 21-29.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