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背景:

本中心在離岸風電議題上嘗試結合虛擬實境技術(VR),期待能透過創新的傳播方式,更有效傳播能源議題並激發討論。此VR新聞於107/12/7-12/9期間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展出期間請體驗者在體驗VR新聞之前與之後,分別填寫相同問卷,用以了解民眾在體驗VR離岸風電新聞後,對此議題風險感知之轉變。

初步分析結果發現:

  1. 體驗者於新聞敘事的兩大主軸,離岸風電對海洋生態及傳統產業的影響,有明確的感知變化。相較於體驗之前,民眾體驗後更為同意離岸風電對海洋生態與傳統產業有所影響。
  2. 若體驗者事前即認知到「離岸風電的發展成本正在降低」,雖其仍認為離岸風電確實對環境與傳統產業造成影響,但更為同意離岸風電的發展有其必要性。
  3. 影片中提及離岸風電對環境及產業之影響,並非因排放汙染物而影響環境,而是如施工噪音等因素擾動了附近的海洋生態。然而體驗者同意「離岸風電是乾淨的能源」之程度,仍於觀看後降低。顯示這些「非汙染」的影響仍會改變民眾對於「乾淨能源」的認知。

本次討論主題:

  • 透過此次問卷之初步結果,我們發現當民眾面對臺灣離岸風機的政策,海洋生態環境是否因此遭受影響是相當重要的關注點。然而,目前除了鯨豚可能受到噪音影響之外,離岸風電對於其他海洋生物有哪些尚未受到重視的可能影響呢?
  • 雖然目前已有減噪工法,降低打樁噪音對鯨豚生態的影響,但民眾似乎仍覺得這些工法的效用有限。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目前相關技術的發展?
  • 承前述,除了水下噪音可用減噪工法因應,對於其他潛在的生態影響,目前是否已有技術來應對?

與會專家科學意見:

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與海洋工程學系 陳琪芳特聘教授

報導中對於水下噪音的描述有一些誤差存在。離岸風電的水下噪音背景量測主要是由我們的團隊負責,國家型能源計畫在2016年9月兩根樁打樁的聲音,我們也已經全都錄下。包含打樁過程中,每一錘的聲音強度是多少,在水下230米、750米、1500米又是多少,我們都量得很清楚。但這裡有些關於聲學的概念並沒有釐清。聲音的「分貝」是一個參考的相對單位,在水裡跟在空氣中的「分貝」意涵不同,就如同公斤跟磅的差別。而在計算上同樣的聲音在空氣中會比水中減少26分貝,換言之,空氣中的140分貝與水中的166分貝指的是相同的聲音強度。而這個單位上的差異因為都用「分貝」描述,相當容易被搞混與誤解。

面對離岸風機的海洋生態影響問題,隨著白海豚受到公眾的重視,我們應該藉此機會建立整個西海岸的生態觀測網(至少是針對白海豚的觀測網)。現階段對於白海豚的資料累積都是目測,而目測易受時間、空間與天候影響,也因此目前國外在發展的是水下的被動聲學監測。透過水下資料無論白海豚的發聲方式是口哨聲(whistle)還是脈衝式的聲音(clicks),都可以透過我們投擲的麥克風取得聲音。現在我們想要推的是透過大量投擲被動聲學監測站(passive acoustic monitoring station, PAM station)大約70-100個,在從苗栗到雲林左右,約200公里長、10公里寬的範圍內進行同時、大量的投擲,除了聽白海豚之外,同時也能監測會發出聲音的魚群與其他生物。而且這件事我們一定要在大量風機開始蓋之前來做,才能建立生態觀測資料的基線(baseline),但我們現在就是連這樣的基礎資料都沒有。

氣泡帷幕技術對於水下噪音的減低,目前仍是最符合成本的方法,但仍然有其侷限性。例如氣泡帷幕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很充足的研究;另外,台灣海峽的水流速度很快,氣泡維持的時間比較短,很快就會飄走,有沒有確實的包圍目標物也是問題。整體而言現在雖然也有其他的工法機制在做討論,但目前都還沒有氣泡這麼成熟。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所 林幸助終身特聘教授

白海豚的生態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但實際上影響白海豚生態的因素是什麼?噪音可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透過我們離岸風力發電對海洋生態影響調查的計畫[1]與過去幾個計畫的資料,發現白海豚就是跟著魚群在跑,所以食物來源可能是更重要的影響。如果把觀測到白海豚的資料,和其他河川流域、降雨量、水流量等資料整合,就會發現當降雨把富含營養物的水沖到海邊的話,生產力升高、魚就多,白海豚就多。但如果降雨量太大,水很混濁、生產力低,魚群減少白海豚就不會來。但這個因素在媒體上並沒有被凸顯。例如我們觀測到濁水溪由於水實在太濁,生產力其實不高,附近沒有魚群,也就很少看見白海豚;新虎尾溪就因為有養豬廢水,水質其實很營養,有大量魚群聚集,白海豚就常常在那邊被發現。

建立觀測網對於整體生態的瞭解很必要,透過觀測網也可以把生態這些重要的影響因子與關係建立起來,我們未來就有可能去預測白海豚的移動模式、行為模式,讓整個影響因子更清楚。對於白海豚棲地復育的部分,因為白海豚的出沒地點離岸邊很近,受到河川水流、生產力的影響,除了海洋的觀點,也應該要用整個流域的觀點來看,甚至應該要用更長尺度的降雨來看,而不應該只針對特定的因素。

針對風機基樁能否形成魚礁效應,我們計畫中另一位邵老師目前的觀察是有在基樁上看到很多附生生物。打樁的海底因為是沙地,看起來會像沙漠一樣,而基樁上長的附著生物確實吸引了一些洄游性的魚群出現,而洄游性的魚群因為習性的關係過往並不會出現在沙地區域,吸引到新的魚群出現,這可以說是額外的效益。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江允智副教授兼主任

VR報導中有些呈現與目前的技術不太吻合,例如工程船上的機具,仍可以看見陸上吊掛機具,這只有一開始上緯開始在打樁,比較土法煉鋼的時期才有出現,目前已經都改成海上工程專用的機具了。另外在海底的場景,現有的潛力場址的打樁點都是沙地,沒有大型的礁岩,水質也相對更混濁。

在魚礁效應的部分,跟據幫上緯做測風塔的經驗,相關設備是裝在中港溪出海口外,水下深度19米的地方,照理來說水是相當的混濁,但在附著在設備上的生物真的很豐富。我們清完大概一個月就又長滿附著的生物。

另外目前台灣的整個海岸資料仍缺乏一個統合的資料庫,各個測繪、觀測、海象資料都在不同的計畫執行者手裡,這是現階段難以有更完整全面評估的原因。在離岸風電也是如此,整個初步的海象、環境資料都在廠商手中,並認為那是企業資產,不願意釋出,甚至拿了資料也要簽保密協定,即便可以做相關的評估,也難以發表。在這個知識庫的建立上,政府應該要強制受政府資助的科研資料必須公開,這也是剛才討論時提到全面性觀測網建立相當重要的原因。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邵奕達助理教授

若要找出離岸風電影響海洋生物的真正因子,我們應該做個切割,興建時期的因素與營運時期的因素是兩件事情。如果現在談興建時期,我們做氣泡幕是為了隔絕噪音,還是把魚隔絕在某個距離之外?這兩件事氣泡帷幕都可以做得到。氣泡幕本身確實可以隔絕某些頻率的噪音,端看氣泡的大小,但是不要忘了氣泡幕本身也是個噪音,而且它是寬頻噪音(broad band noise),所以你把一些噪音阻斷的同時是創造了另一層的噪音,那哪一個噪音對生態的影響比較大?另外在VR新聞中有提到,打樁之前我們會先播放提示音,希望在打樁之前先驅趕鯨豚,但實際上我們打樁對生態會有什麼影響?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模式(question model),我們尚未確定它必然為真!

這也是為什麼要把問題切成興建時期與營運時期來看,興建時期時間短,我們當然可以用驅趕的方式,暫時把鯨豚驅離,但營運後該怎麼辦?另外就如同剛才說打樁對生態的影響還在研究中,因此這樣透過提示音「提醒」海豚的描述,其實不夠精確。若真的可以隔離風機區,形成魚礁效應、達到保護區設置或許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也是一種可能的利益(benefit),但現在也還沒辦法說,像先前提到的魚礁效應,這件事情是否為真、有益還是有害,其實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釐清。未來營運也有營運的問題,例如鳥撞葉片,就是非常可能發生的影響。

若是談到聲音對魚類的影響,我想即便是我們都沒有辦法在缺乏在地調查資料的情況下,來說會有什麼影響。雖然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文獻調查看到一些結果,但很大的情形是魚的體質不一樣、體型不一樣、結果可能就不一樣,影響的程度也可能從看到死魚浮上來,或其實有肉眼觀察不到的影響。所以說目前我們真的很需要有一個早期的資料,讓我們可以更精確地說,做了這件事可能會有什麼影響,但即便是這樣仍然只是「可能」。

離岸風電的海洋環境影響與科學溝通

註釋:

[1] 為科技部106年開始之計畫,原為4年期計畫,目前已中止。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媒體公關:

曾雨涵

haharain331@rsprc.ntu.edu.tw
02-3366-3366#5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