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我國農藥管制現況與所面臨問題-針對新藥進場與舊藥退場之機制

背景描述:

2018年5月21日,中國時報連續刊登了三篇報導:「大開農藥方便門 食安五環成口號」;「茶樹農藥鬆綁 第1泡別喝了」;「殘留放寬 百香果噴5種農藥」。報導中不僅指出因農藥殘留管制鬆綁,將使食品安全成為口號;標題更直接針對茶葉和百香果。隨後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該相關報導100%有誤,並召開記者會進行說明。

※更新日期:2019年07月16日

何謂農藥

農藥係指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為防治疾病害蟲、雜草、鼠害、調節作物生長或為影響其生理作用,所噴灑之藥物。而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1]之資料 ,目前我國農藥依據防治對象之不同,可分為殺菌劑(Fungicides)、殺蟲劑(Insecticides)、除草劑(Herbicides)、殺蟎劑(Miticides)、殺鼠劑(Rodenticides)、殺線蟲劑 (Nematocides)、植物生長調節劑(Plant Growth Regulators)、除螺劑、除藻劑(Algicides)等類別。而這些農藥因其特性,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體、動物或是環境帶來某種程度的危害。

何謂「賽派芬」

此次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2018年05月03日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草案中,增修訂9種農藥於各類蔬果植物等農產品29項殘留容許量。[2] 其中的兩款農藥「賽安勃」、「賽派芬」被開放使用於茶樹,作為防治茶捲葉蛾類以及茶葉螨類之藥物。

表一、賽安勃、賽派芬之增修訂原因及參考依據[3]

我國農藥管制相關科學資訊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從上表來看,賽派芬被歸類於美國環保署致癌等級C級(可能為人類致癌物)。然進一步細看,賽派芬其實均未被列入美國環保署(USEPA)及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的致癌物質公告清單中。之所以被食藥署暫定為致癌等級C級,乃是由於在動物試驗的報告中顯示,賽派芬對雌大鼠具潛在致子宮腺瘤。故目前雖無任何研究報告指出賽派芬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長期攝入對人體會造成何種危害還需要加以追蹤,具有一定的風險與科學不確定性。

何謂延伸用藥

依據98年農糧署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常態栽培作物種類多達233種以上;加上國際農產品的進口開放,促使我國的農業結構不斷在改變;據估計農產品中有害生物的種類已超過300種,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4]

而依照我國目前核准的農藥使用範圍主要採取「單一作物上的單一害物」,換言之,每款農藥申請只能針對一種作物中的害蟲。 [5] 這樣的登記方式導致部分種植面積較少或是新興的作物無藥可用,從而使違規用藥的案件層出不窮。

為了解決使用未登記藥劑的問題,農委會推動「群組化農藥延伸使用」,將屬性相近的作物歸為一個族群,期望藉由作物與害蟲的群組化,使農藥經合理的評估後,延伸使用制較大的範圍 [6] ,像此次的百香果即是一例。

相關科學資訊

國際農藥管理行為準則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為兼顧作物生產、生態保育及相關農產品安全,於2013年6月的組織大會中訂定了第四版農藥管理行為準則。該準則就農藥產品生命週期[7]所會經歷的不同階段,制定相關參考基準,作為各國在農藥管理上之判斷依據。 [8]

我國農藥管制相關科學資訊

圖一、國際農藥管理行為準則
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

我國新藥的進場機制
傳統藥劑一般來說毒性較高,但長期使用下害蟲仍會產生抗藥性,為達一樣的防治效果,藥劑的用量便會逐漸增加,進而產生負面的影響。且目前國內農藥產品中,517種核准有效成分數量的化學農藥中,有高達93種藥劑為政府持續關注的高致癌危險農藥。 [9]因此為了不讓舊藥持續被使用,則須讓副作用相對較少的新藥進場,並在進場的過程中注意相關的農藥安全評估與風險控管。

我國農藥安全的評估,主要橫跨了農業委員會及衛生福利部兩個單位,農委會主要負責評估農藥的毒性及檢驗方式,同時透過田間試驗,評估使用的方法、範圍、安全性及效果;衛福部則針對人體健康風險、國人飲食習慣與每日可接受取食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進行評估。 [10]

我國農藥管制相關科學資訊

圖二、農藥登記審查流程圖
資料來源:藥毒所、農傳媒[11]

化學農藥十年減半
由於2017年8月爆發雞蛋遭芬普尼污染的事件,突顯出我國於用藥上的問題與風險,因此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於該年9月時宣示,臺灣將訂定政策目標,在十年內,也就是2027年,將我國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減半。[12]

我國農藥管制相關科學資訊

圖三、十年農藥使用量減半之指標
資料來源:農委會

為配合十年農藥使用量減半之政策,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於2018年05月02日預告「普硫松等十二種農藥為禁用農藥及限制25%毆殺松乳劑等六種農藥之使用方法及其範圍」草案。[13] 草案中列舉了普硫松、大克蟎、芬佈克蟎、16.5%滅紋乳劑、8%甲基砷酸鈣可濕性粉劑、1%鐵甲砷酸銨粒劑、6.5%鐵甲砷酸銨溶液、42.3%禾爾邦砷乳劑、0.49%嘉賜蒙粉劑、甲基砷酸鐵、35.2%甲基砷酸鈉溶液、45%甲基砷酸鈉溶液等高風險農藥之禁止製造、加工、分裝、輸入、輸出、販售及使用之日期。

除高風險農藥之退場機制外,防檢局也將針對高風險高用量的劇毒農藥-巴拉刈之禁用進行配套措施,原先預計將在2019年2月起全面禁用,並在非選擇性除草劑上以固殺草及嘉磷塞、在紅豆落葉劑上以氯酸鈉溶液和壬酸作為替代藥物。後續則考量巴拉刈的庫存問題,於2019年1月30日公告將巴拉刈的販賣、使用禁令延後1年,自2020年2月1日起全面禁用。[14]同時將於後續逐步檢討毒性較高的農藥。[15]

2018年11月,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提出「化學農藥十年減半行動方案手冊」。手冊中說明政府將會透過3大管理策略與12項措施,逐步達成化學農藥十年減半的目標。同時透過減低農民對農藥之依賴、輔導農民選用低風險農藥,及透過不同方式宣導正確用藥之觀念等作法,來降低化學農藥所帶來之風險。

我國農藥管理所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綜合上述來看,目前我國農藥管制的現況大致包含以下幾點:1.為避免沒有合法農藥可以使用的窘境,因此需先通過新的合法農藥,才能將高風險的農藥逐步退場;2.有些作物在經濟考量下,會面臨沒有合法藥物可以使用的狀況,因此將透過延伸用藥的方式,給予相同群組作物合法的農藥;3.在管制措施上,預計在十年內達到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半之目標。

其中針對十年化學農藥減半之政策,在落實上除了相關規定的制定外,仍有五大面向的問題仍需解決:1.依據《農藥管理法》第29條之規定,農藥販賣業者,應詢問購買者之用途 [16],藉此掌握農藥流向。然除了資料管控不易、人力有限難以稽核外,有時農民也會因找不到核准用藥,而導致違法使用未登記藥劑的狀況產生;2.政府雖會進行田間抽驗及市售蔬果的農藥殘留檢驗,但由於並非所有蔬果都有辦法追溯到生產者,因此仍會造成管制上的漏洞;3.在推動替代性生物防治時,仍要考量當地的成本效益及取得方便性,同時要教導農民用藥的方式,否則落實率也會成為一大挑戰;4.植物醫師的制度尚未全面落實,且是否能適應現場狀況仍需一段時間培養相關經驗[17];5.目前國際上也有國家提出農藥減半的相關政策,但實際執行下來仍有其窒礙難行處,因此除制訂使用量減半之指標外,最主要的仍是要降低這些農藥所帶來之危害。

註釋:

[1]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2]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3]由於各國標準會隨時變更,請以各國最新公布資訊為準。歐盟及日本未訂定容許量或依照檢驗方法之定量極限者,適用單一基準0.01ppm。
[4]資料來源: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作物群組化農藥延伸使用制度之推動
[5]資料來源:農傳媒《【農百科】農藥延伸使用》
[6]更多資訊請參見:「農藥群組延伸使用制度」
[7]農藥產品生命週期一共包括八個階段,分別為:研發、註冊、生產、貯存、運輸、銷售、使用及廢棄。
[8]完整內容請參見:「國際農藥管理行為準則」
[9]資料來源:2018臺日農藥暨食材安全風險評估研討會
[10]資料來源:農傳媒《農藥安全管理的七個思考》
[11]此圖主要參考農傳媒《農藥安全管理的七個思考》中的農藥登記流程流程圖。更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請參見食藥署全國法規資料庫
[12]更多資訊請參見:農藥減半政策
[13]相關內容請參見:草案內容
[14]資料來源: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15]更多「高風險化學農藥逐步退場」之討論
[16]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
[17]資料來源:今周刊《田間經驗真心話 揭露農藥管理四大假象》

版權聲明

本文歡迎媒體轉載使用,惟需附上資料來源,請註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聯絡我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smc@smctw.org
02-7709-5375